2012.09.21
以服務為己任 把工作當事業(yè)
瀏覽次數(shù) :
1184
字號調整
"劉根平是修武中裕的一名員工,他的崗位是綜合管理崗,每天都要開展接待、協(xié)調、巡線、客戶服務、員工生活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等許許多多的工作,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“別人不管的事兒我都要管”。
2010年,劉根平從九里山罐站調到修武中裕后,工作節(jié)奏一下子快了起來。由于公司成立時間短,又正處在快速發(fā)展的階段,人員配備就相對顯得緊缺,每個員工都得身兼數(shù)職。對于劉根平來說,這種狀況就尤為明顯。
燃氣管道經過的田地,按規(guī)定要給予農民經濟補償,協(xié)調政府、公司、村民之間的關系,是劉根平的主要工作之一。而在修武天然氣普及利用工作剛剛起步的階段,民眾的理解尤為難得,要博得公眾支持更是難上加難。
完成一件工程,得跑十幾個部門,劉根平和另外一個同事一年到頭都沒有閑下來過。修武縣政府規(guī)定,開挖管線必須遵循“東西路在北側挖,南北路在西側挖”的原則。有時候為了確定一個合適的開挖地點,需要和相關部門反復協(xié)調數(shù)十次。好不容易有了圖紙和路線,村民這兒卻又給出了難題。“我的田里種了玉米”,“我這季的收成咋辦?”要嚴格控制成本,就要讓有限的資金發(fā)揮最大的效應,在不影響工程進度的前提下,如何用最經濟的方案給予村民補償,既要讓村民滿意,又要給公司節(jié)約資金創(chuàng)造利潤,著實讓劉根平費了幾番周折。
說起其中辛酸,劉根平感慨頗多:“到村民家去協(xié)商必須得先通過村干部,但是村干部可不管你后面的事兒,要說服村民都得靠咱們自己,遇到不講理的,三番五次也說不通。”這幾年,他不知道給村民們說了多少好話,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,甚至還受到過人身威脅。“有些社會青年在村里說話比村長還管用,這村里的局面真的很復雜。”可工期不等人,劉根平只能硬著頭皮上,走街串巷,軟磨硬泡,苦心人天不負,一應難題終獲解決,確保了工程如期開工。
地下管線鋪設必須預留安全間距,施工期間必須現(xiàn)場實時監(jiān)督。“我們修武公司人員比較少,大家都得以一頂三。”劉根平還記得,有次趕上三伏天施工,某單位要在燃氣管道旁開挖管線,因為怕施工人員操作不當損傷燃氣管道,每個施工點都得有人盯守,幾公里內多點同時開挖,可是能抽調出的人員算上司機總共才四個人,大家只能分頭行動,騎著電動車在施工點來回奔波,似火的驕陽將大家都快曬得脫了皮。
節(jié)能降耗是劉根平始終踐行的管理行為,在工作中,他善于理性思考,精打細算,為公司節(jié)約成本。有次公司訂購了一批管道,按照計劃要先統(tǒng)一運到公司,再分發(fā)到各個地方,但是修武公司的員工看到運輸?shù)穆肪€正好經過修武,就提議可以先將修武的管道卸下車。于是,凌晨六點鐘,天還沒亮,當大多數(shù)人們還在美夢中酣睡時,劉根平們已經挽著袖子甩開膀子,將管道一截一截的搬下卡車。“我們累點沒什么,這可是能為公司節(jié)約一筆錢啊!你想想,這來回運輸需要多少錢!”
端著碗開會,是修武公司一道獨特的風景。平日里,員工們各自有要堅守的崗位,除了吃午飯,難得湊到一起,于是,圍著乒乓球案的餐桌會議,就成了修武中裕員工們的一道“家常菜”。“我們經常邊吃飯邊開會,這個估計在全公司都很難見到。”劉根平笑言,嘴上吃著飯,耳朵聽著領導講話,既高效又省時,“真的是兩不耽誤”。
員工的生活質量、衛(wèi)生環(huán)境也是劉根平要關心的事,為了做好后勤保障,讓大家能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,劉根平常常親自下廚給大家改善伙食、調劑口味,看到員工吃的香甜,他心里也充滿了欣慰和滿足。
一專多能,是修武員工最大的特點。以劉根平來說,平時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還要時不時地搞點“友情客串”,幾乎公司所有的崗位他都體驗經歷過。值班的時候,接到用戶報修電話上門維修,為了節(jié)約成本,大家都要騎著摩托車、電動車往返。“有時候用戶打電話說家里沒氣了,我們就得風風火火地跑去檢修,可到家里一檢查才發(fā)現(xiàn)只是燃氣灶的電池沒電了。”類似的事件不知道發(fā)生了多少次,可是劉根平從無怨言,“用戶就是上帝啊,我們雖然不像焦作公司規(guī)模那么大,可是服務質量堅決不打折。”
“甭說別的人了,連我們大廳的小妹妹,都是平時在便民大廳收費,到了中午就入戶抄表,等搞統(tǒng)計的時候,又搖身一變成了計劃專員。” 劉根平憨憨的笑著,眼睛里分明閃著自信、自豪的光芒。
在綜合管理的崗位上,劉根平日復一日的忙碌著。看似枯燥、繁瑣的工作,在劉根平看來,卻是他甘于付出樂在其中的事業(yè)。
2010年,劉根平從九里山罐站調到修武中裕后,工作節(jié)奏一下子快了起來。由于公司成立時間短,又正處在快速發(fā)展的階段,人員配備就相對顯得緊缺,每個員工都得身兼數(shù)職。對于劉根平來說,這種狀況就尤為明顯。
燃氣管道經過的田地,按規(guī)定要給予農民經濟補償,協(xié)調政府、公司、村民之間的關系,是劉根平的主要工作之一。而在修武天然氣普及利用工作剛剛起步的階段,民眾的理解尤為難得,要博得公眾支持更是難上加難。
完成一件工程,得跑十幾個部門,劉根平和另外一個同事一年到頭都沒有閑下來過。修武縣政府規(guī)定,開挖管線必須遵循“東西路在北側挖,南北路在西側挖”的原則。有時候為了確定一個合適的開挖地點,需要和相關部門反復協(xié)調數(shù)十次。好不容易有了圖紙和路線,村民這兒卻又給出了難題。“我的田里種了玉米”,“我這季的收成咋辦?”要嚴格控制成本,就要讓有限的資金發(fā)揮最大的效應,在不影響工程進度的前提下,如何用最經濟的方案給予村民補償,既要讓村民滿意,又要給公司節(jié)約資金創(chuàng)造利潤,著實讓劉根平費了幾番周折。
說起其中辛酸,劉根平感慨頗多:“到村民家去協(xié)商必須得先通過村干部,但是村干部可不管你后面的事兒,要說服村民都得靠咱們自己,遇到不講理的,三番五次也說不通。”這幾年,他不知道給村民們說了多少好話,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,甚至還受到過人身威脅。“有些社會青年在村里說話比村長還管用,這村里的局面真的很復雜。”可工期不等人,劉根平只能硬著頭皮上,走街串巷,軟磨硬泡,苦心人天不負,一應難題終獲解決,確保了工程如期開工。
地下管線鋪設必須預留安全間距,施工期間必須現(xiàn)場實時監(jiān)督。“我們修武公司人員比較少,大家都得以一頂三。”劉根平還記得,有次趕上三伏天施工,某單位要在燃氣管道旁開挖管線,因為怕施工人員操作不當損傷燃氣管道,每個施工點都得有人盯守,幾公里內多點同時開挖,可是能抽調出的人員算上司機總共才四個人,大家只能分頭行動,騎著電動車在施工點來回奔波,似火的驕陽將大家都快曬得脫了皮。
節(jié)能降耗是劉根平始終踐行的管理行為,在工作中,他善于理性思考,精打細算,為公司節(jié)約成本。有次公司訂購了一批管道,按照計劃要先統(tǒng)一運到公司,再分發(fā)到各個地方,但是修武公司的員工看到運輸?shù)穆肪€正好經過修武,就提議可以先將修武的管道卸下車。于是,凌晨六點鐘,天還沒亮,當大多數(shù)人們還在美夢中酣睡時,劉根平們已經挽著袖子甩開膀子,將管道一截一截的搬下卡車。“我們累點沒什么,這可是能為公司節(jié)約一筆錢啊!你想想,這來回運輸需要多少錢!”
端著碗開會,是修武公司一道獨特的風景。平日里,員工們各自有要堅守的崗位,除了吃午飯,難得湊到一起,于是,圍著乒乓球案的餐桌會議,就成了修武中裕員工們的一道“家常菜”。“我們經常邊吃飯邊開會,這個估計在全公司都很難見到。”劉根平笑言,嘴上吃著飯,耳朵聽著領導講話,既高效又省時,“真的是兩不耽誤”。
員工的生活質量、衛(wèi)生環(huán)境也是劉根平要關心的事,為了做好后勤保障,讓大家能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,劉根平常常親自下廚給大家改善伙食、調劑口味,看到員工吃的香甜,他心里也充滿了欣慰和滿足。
一專多能,是修武員工最大的特點。以劉根平來說,平時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還要時不時地搞點“友情客串”,幾乎公司所有的崗位他都體驗經歷過。值班的時候,接到用戶報修電話上門維修,為了節(jié)約成本,大家都要騎著摩托車、電動車往返。“有時候用戶打電話說家里沒氣了,我們就得風風火火地跑去檢修,可到家里一檢查才發(fā)現(xiàn)只是燃氣灶的電池沒電了。”類似的事件不知道發(fā)生了多少次,可是劉根平從無怨言,“用戶就是上帝啊,我們雖然不像焦作公司規(guī)模那么大,可是服務質量堅決不打折。”
“甭說別的人了,連我們大廳的小妹妹,都是平時在便民大廳收費,到了中午就入戶抄表,等搞統(tǒng)計的時候,又搖身一變成了計劃專員。” 劉根平憨憨的笑著,眼睛里分明閃著自信、自豪的光芒。
在綜合管理的崗位上,劉根平日復一日的忙碌著。看似枯燥、繁瑣的工作,在劉根平看來,卻是他甘于付出樂在其中的事業(y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