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,說到“善”,首先想到大慈善,和許多人認為的一樣,就是有錢人做的物資經濟上的救濟。
長大了,走進了社會,端起了養活自己的那碗飯,有了自己的小家,才深深意識到:從善,其實是一種選擇。
邁進了中裕的大門,身著“火鳳凰”logo的工裝,時刻牢記自己是個中裕人,是名中共黨員,代表著中裕形象。每一次行善,更加賦予我一種難以名狀的自豪感和使命感。
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。
行善,不需要花很多的錢。有時候可能只是一抹微笑,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句噓寒問暖,有時候可能只是舉手之勞,有時候可能只是......卻足以讓他人的心靈得到一絲安慰,也讓自己得到一份釋然。
雨夜,馬路上霓虹斑駁,處處行色匆匆,孤零零的公交站牌上只有那個八九歲的小男孩迷惘地望著遠方,神色黯然,漸漸地有了淚水。細問之下,原來是下了課坐反了公交車,從城市的西北角坐到了東南角。問了他家長的號碼,說明了情況,安撫情緒后,帶他到路對面送他趕上到他家附近的最后一趟公交車,幫忙刷了卡,交代了司機師傅,又給孩子媽媽發了短信告知公交線路和車牌號,方才安心坐自己的公交車。當收到孩子媽媽那條“接到孩子了,太感謝你了”的信息時,心中是滿滿的踏實感。起碼,這個雨夜,有一個小男孩知道社會是溫暖的。
經過回老家必經的那段鄉間小路,總會碰到拎包帶孩子的媽媽或是背著厚重書包回家過周末的學生。每一次,總會停下問是不是到附近村子的,“捎帶你一截吧”,看到對方遲疑的目光,總要重重強調一句“免費的,不要錢”。當他們說過“謝謝”下車關上車門后,繼續前行時,沉甸甸的快樂感由內而生。這個社會需要更多“謝謝”的機會。
繁華鬧市,牽著女兒閑走。路邊零零散散的共享單車旁,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頭發凌亂,抹著眼淚喊媽媽。一個,兩個......越來越多的人聚過來,抱著孩子安撫著,旁邊有人打110,有人拍照發朋友圈發布信息。終于看到孩子媽媽慌里慌張趕來的時候,周圍一圈人交待著“一定要看管好孩子”之類的話,又一一散開,各忙各的。心間,有種叫作“慶幸”的感覺蕩漾。這個社會,好人其實蠻多。
夏夜,涼風習習,騎著單車游散。遠遠地,看路邊躺著一個人。走近,刺鼻的酒味襲來。上前詢問,聽不清的口齒,只聞道不盡的怨氣。不知是誰的父親,又不知是誰的丈夫,扛著生活的擔子,埋頭啃噬著自己的壓力。感謝另一個好心的姑娘陪在旁邊,用最樸實的話,“等警察來了我再走,給你作證”,安慰著我,“扶不扶”的隱患,很多人都懂,卻都想堅持本心。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本是真理。
中午下班,正要鎖門回家,辦公室走進來一位老年人。六七十歲的年齡,灰發蒼蒼,從家到公司,騎電車十幾公里。細問了開戶信息,又詳細介紹了幾款燃氣灶和油煙機。選定之后,發現所帶現金不足,只有一部老年寶。看老人迫切開通燃氣的期待眼神,當即決定利用午休時間上門幫忙收費,又輾轉營業廳幫其辦理購買灶具手續。當接到用戶電話“閨女,灶具油煙機還有發票給俺送來了”時,是用戶對我的信任。當再次接到這位大爺打來電話“閨女,俺家燃氣通了,謝謝你呀。我年齡大了,來回不方便,遇到你這么個好閨女幫忙”時,是用戶對中裕人用心、用善服務形象的認可。
“贈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。行善,有時候并不能說明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偉大。作為一名中裕人,作為一名黨員,盡己所能,不負朱雀之神話,播撒朱雀之光芒。
世界很大,也很小,無數的人,無窮的遠方,都可能與你有關。擇善而行,循道而為,讓“從善,蕩漾心頭”。